擴香的方式大致上分作兩種:自然揮發 vs. 機器擴香。而機器擴香又可分作:1. 加水式擴香 2. 無水擴香。我們經常聽到的「水氧機」就是屬於加水式擴香。
先來談談自然揮發的方式。凡是不透過機器擴散的方法,都屬於此種。包含擴香石、擴香木、擴香瓶(插竹籤的那種)。以及我個人最愛使用的「熱水嗅吸法」和「面紙擴香法」。
1. 熱水嗅吸法
準備一杯熱水,裝七分滿,最好是滾燙的燒開水,還會冒蒸氣的那一種(但是捧著杯子的時候要小心,否則建議使用臉盆裝)。在杯子或臉盆裡,滴入純精油約5~10滴(視精油的選擇)。接著把熱水杯靠近鼻口嗅吸,或者將臉湊近臉盆前面,呼吸精油香氣。
這個方法專門用來緩解流行性感冒、鼻塞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相關問題。生病時的疲倦也可利用此方法來恢復元氣。
若平時沒有感冒或疲倦,單純使用此法,就是一招免花錢,也免插電的擴香方式。但缺點是精油容易揮發,香氣擴散不均勻,且不適用於大坪數。
2. 面紙擴香法
這個名詞是我自己發明的。凡出差旅行,我必會使用的一招。方法很簡單,準備一張面紙,折成一個正方形,在面紙上滴幾滴純精油,放在床頭就形成了最簡便的擴香。
如果準備四張面紙,折成四個正方形,分別滴上具有“防護效果”的精油,例如杜松、絲柏、雪松,將他們放在房間或者床鋪的四個角落,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“結界”,保護的你睡眠空間。
擴香瓶
插竹籤擴香的方式,較不適合天然精油,因其揮發性的特質,很難使香氣擴散開來,也很難達到理想中的香氣。市售產品絕大多數還是用香精居多,如要在家DIY,可買擴香基底添加精油來嘗試看看。精油可選擇留香率較高的精油,例如廣藿香,苦橙葉,馬鬱蘭等。
插電型擴香設備
水氧機(加水式擴香)
從加濕器延伸而來,可使空間濕度增加,適合乾燥氣候的國家,例如東北亞和北美洲。台灣因為較潮濕,反而應該要用除濕機才對。
但我自己做過實驗,其實也不見得那麼嚴重。除非把濕度計拿到噴出水霧的出口處去測量,濕度才有可能增加1~2%,所以也不需要太緊張。反而是擴香時間和擴香環境才是應該擔心的!
擴香注意事項:
- 擴香時盡量保持空間通風。
- 擴香時間以一小時為限,長時間開機並無益處。
人在吸收芳香物質的水平為45分鐘左右,所以擴香時間保持一小時最剛好。擴香完畢後,建議打開門窗通風,尤其家中有幼童和毛小孩者。
精油雖然好,但用錯了使用方式,或者吸收的濃度過高,也是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的。若只是希望保持空間香氣那倒是無妨,但仍是要注意精油的選擇。
香氛儀(無水式擴香)
現在有很多香氛儀器主打不用加水,不會增加空間濕度,也不用稀釋精油。此種機器的優點是可以較完整地吸收精油的芳香分子。
我自己也較喜歡用無水型的擴香,香氣效果較理想,且不用一直換水。但缺點是精油消耗得比較快,也有管線堵塞的疑慮。建議不要使用流動速度慢的精油,例如岩蘭草、安息香。
擴香小技巧:
- 加水型擴香機(水氧機)要使用蒸餾水,避免使用自來水。
- 無水型擴香儀,可定時用酒精清潔管線,避免堵塞。
精油的選擇,可選擇安全性高的植物精油,如真正薰衣草、茶樹、檸檬、乳香、甜橙、佛手柑、天竺葵、絲柏等。具刺激性的精油應小心使用(或者乾脆避免)如肉桂、丁香、百里香、牛至...等。
加熱型擴香
還有一種非電器類的擴香方式,是透過一顆小茶蠟在底下加溫,並在上方的碟子裡盛裝一些水,再滴上幾滴精油。這種擴香方式的好處是氣氛很好,能製造一種浪漫又溫暖的氛圍。缺點也是因為有火燭,使用上要小心。
總結
如果你問我哪一種擴香方式最好,其實真的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適不適合你而已。有時要考慮環境面積,有時要考慮家中有無孩童與毛小孩?
如果是新手,我通常推薦水氧機,因為使用簡單,很容易上手,清潔起來也方便。且外觀選擇很多,價位區間也很廣,從台幣390到3000元的都有。買一台好看一點的,到最後如果真的沒在用了,至少還可以當裝飾(笑)。
但如果你已經接觸精油一段時間了,那麼我會建議你換一台無水式的擴香儀。
香氣會比較接近原始精油的氣味,也可達到更佳的芳療效果。且通常無水型的擴香儀,外觀質感也較好,擺在家裡也可增添居家質感。推薦給大家!
All About Healing.